传续古乐清音的管子王—“洛阳海神乐”第十代传人

传续古乐清音的管子王—“洛阳海神乐”第十代传人
洛阳海神是一种古代音乐。海神在明清时期曾在洛阳盛行,目前仅有景花村海神社一家,其余已不复存在。有管、笛、笙、二胡、云锣、云板、木鱼、碰铃等20余种乐器,能演奏近百首曲目。

洛阳海神乐是隋唐宫廷宴乐,之前很多地方都有,但随着历史变迁,只有楼村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今年78岁的郭红运是河南省洛阳市李楼乡楼村的一位村民。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海神乐”第十代传人。

传续古乐清音的管子王—“洛阳海神乐”第十代传人 第2张

海神乐是隋唐时期宫廷宴乐,后流入洛阳民间,明清盛行一时。至上世纪初50年代,由于诸多原因,洛阳海神乐已难觅踪迹。

传续古乐清音的管子王—“洛阳海神乐”第十代传人 第3张

2003年,当了40年教师的郭红运退休返乡。看到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面临失传的危险,从小就随伯父学艺的他决定重整旗鼓。他与同村的几位海神乐爱好者成立了“洛阳海神乐社”,搜集整理了一百多首海神古乐曲,使濒临灭绝的古乐获得新生。

传续古乐清音的管子王—“洛阳海神乐”第十代传人 第4张

海神乐演奏使用的很多乐器都是古乐器,其中郭红运演奏的“管子”,是海神乐独有的主奏乐器。这种乐器看似结构简单,但吹奏难度很大。郭红运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潜心练艺,为自己赢得了“管子王”的美誉。

传续古乐清音的管子王—“洛阳海神乐”第十代传人 第5张

在郭红运的带领和感召下,“洛阳海神乐社”已经有年轻的面孔加入,如今乐社常年有30多名乐手,多次作为中原非遗文化的代表到国内各地演出,展示古乐清音的独特魅力。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传续古乐清音的管子王—“洛阳海神乐”第十代传人 第6张

楼村,因古时村里有避暑凉楼而得名。楼村郭氏,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代,2000多人的楼村,郭氏占了1/3,他们构成了洛阳海神乐传承发展的主力。

历史,在郭红运的口中,渐渐清晰。

周朝,武王伐纣后分封四海之神,形成严格的礼乐制度,祭海音乐就是洛阳海神乐的源头。后来,海神乐作为宫廷音乐代代相传。史料记载,唐代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唐天子赐其宫廷宴乐使用,自此,海神乐流入民间。

宋、元期间,楼村郭氏先人以琴书为伴,制作乐器代代相传海神乐。明清时期,海神乐曾盛行于洛阳,但后来渐渐难觅踪影。

2001年,曾在中学执教多年的郭红运退休回到村中,眼见海神乐濒临失传,决定联合同村的郭二锁、郭绍光和其他几位海神乐爱好者,组织洛阳海神乐社,保护、传承、发展洛阳海神乐。2003年5月,在村民们帮助下乐社成立。

听说上午乐社要临时排练,46岁的王利民连忙关了自己商店的门,带着云锣赶到了郭红运的小儿子郭治会的酒店,酒店门前的海神乐社牌子,告诉来往的村民,这里是乐社的排练地。

在排练厅内,已有几名成员等候,墙上的旗帜中央,一条黄色飞龙盘踞其上。

“只要演出,一定要挂旗帜,这是乐社的标志。”2003年就进入乐社的王利民说。此时,旗帜的制作者郭红运,忙着将写在白布上的大字曲谱详细向成员们讲解,这些曲谱是多年他和成员们努力从各地收集来的。

领奏乐器觱篥响起,排箫、云锣、笙等乐器奏起穿越时空的古朴旋律,这样的场景,总是在每周六晚8时准时出现,基本由村民组成的乐社,核心成员不过20余名,但他们并不寂寞。

楼村村委会主任郭明安说,逢年过节,他们在村里演出,围着看的居民络绎不绝。在郭红运的带领下和村民的支持下,洛阳海神乐社也不断走出去切磋交流,以期传承进步:2011年到北京中华世纪坛与德国现代电子乐队联袂演出,2014年前往开封大相国寺梵乐团“取经”,2015年11月首次在宝岛台湾奏响海神乐……

“二儿子会吹笛子,小儿子会吹排箫,需要到外地演出交流,孩子们都很支持,海神乐终归要靠他们这些后生。”说这话时,郭红运正和76岁的郭二锁商量下一步的打算,他们的头顶,白发苍苍。

楼村成片的新建房屋中,古老的砖瓦房点缀其间,王朝的兴盛和毁灭中,村中的郭家老宅并没有像其他建筑一样,成为过眼云烟。

“看见没,那几个字是福、禄、寿、康、宁。还有这木雕、木花,都是老东西。”阳光正好,通过镜子的反光,郭红运看清了老宅房檐下的几个木刻大字。

建于明代的郭家老宅,目前仅存宅门、倒座房、厢房、正房局部,但在此居住60余年,今年已81岁高龄的高莲花老人,天气好了,总不忘仔细洒扫。

“房子没事儿,老宅就是这样,柱子木料旧,墙倒屋不塌,常听的海神乐也是如此,一直都在。”高莲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