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艺术简介手工教程

皮影艺术简介

皮影艺术简介手工教程

皮影,俗称“皮影灯”、“皮影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用驴皮或牛皮手工雕制的造型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由说、唱和音乐相结合、由艺人操作的表演艺术。这种通过光影展现的“三位一体”艺术,充满独特魅力,被誉为“电影的鼻祖”、“最早的卡通(动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一般所说的皮影,包括皮影道具和皮影戏。前者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后者属于戏剧的范畴。它既具有平面艺术的品格,又具有表演的戏剧品格,既有对文学的延展,又有对音乐的依赖,成为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蹈、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

皮影的艺术特色

一、透光的平面艺术

皮影在造型上主要吸收了剪纸的造型方式,透过窗花镂空透光的效果,同时融入了戏曲脸谱、壁画、雕塑、画像石的形态特点,把剧中生、旦、净、丑的人物性格刻画得形神兼备。皮影人物造型以侧脸显影为多,忠良者五分脸显影,奸者以七分显影,少量专用脸以正面显影。雕刻者抓住人物最重要的特征进行适当地夸张处理。充分利用阴阳雕刻的手段,用阳刻表现正面人物清秀纯真的特点,用阴刻表现花脸、丑脸角色的狰狞。宋代的耐得翁《都城纪胜》就提到了:“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

二、独特的平面艺术

皮影是二维度的艺术,而且是通过光影来造型演出的,它不像电影,可以用蒙太奇、定格、镜头推进、特写等手法来表明人物的内心思想过程,也不像戏曲,可以通过演员的肢体表情来传情达意,它只能依靠影像的动作和后台的念唱来表现。因此是一种独特的屏幕艺术。皮影戏“以影显形”,“借光显影”。皮影是充分利用光影的原理使艺术形象生动起来的,所以适度地控制好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表现出虚实结合的效果。为了让剧本具有更加令人愉悦的审美效果,皮影艺人还创造了一些方法,造成独特的特技效果,表现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腾云驾雾、神鬼变幻、劈山倒海的场景,再加上各种声光效果,足以让现代人也觉耳目一新。

三、神奇的傀儡艺术

在人戏之前,先有傀儡戏。皮影是傀儡戏,功能为除煞、酬神与送神。有人说称方士少翁为汉武帝演的就是巫术。还有人认为,白居易之《长恨歌》中出现的唐明皇与杨贵妃死后相聚的描述就是当时皮影戏出现的依据。元代的汪颢《林田叙录》云:“傀儡牵木作戏,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直到明清时期,这种功能依然存在。

皮影的起源

1.宫廷起源说

一说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齐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望去,李夫人摇曳生姿,栩栩如生。《海阳竹枝词》把这个故事更鲜活地表述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又有说汉代一个太子从小爱哭,由宫人抱着玩。有一天看到窗户上叶子的影子,随风忽至忽灭,觉得好玩,就不哭了,于是有了帐后动影的艺术形式。

2.张良退敌说

传说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之时,楚兵围困汉兵。张良为了退兵,就在城楼上列了一大排人影,又让士兵舞动旗帜,敌兵一看,城头上守兵众多,不敢冒然攻城,自行退去。现在湖北孝感,流传着“一评二鼓三皮影,智胜项羽三千兵”的民谣。说的是楚汉相争时,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谋,用说评书、鼓书和唱皮影戏的方法,涣散了项羽三千子弟兵,取得胜利的故事,同时把张良奉为皮影的先祖。在台湾一带也有这样的说法

3.观音演经说

如北京西派皮影传说观音曾三渡陕西华阴县。有一次观音发现华阴县将有灾难降临,便在离华阴县很远的地方,以佛光为幕,以竹叶为影,自己坐在蒲团上,演奏劝善故事,把华阴县的百姓引来看戏,解脱了一场灾难。

4.黄龙真人退敌说

山西皮影艺人认为黄龙真人为皮影戏神。黄龙真人为殷纣时代故事人物,传为元始天尊手下的玉虚十二弟子之一,在一次为周武王守城战中,设空城计,以纸糊住城门,张灯晃动影人,外敌疑城中兵多将广,惧而遁逃。

皮影的形成期

直到现在,我们发现的资料还是没有明确表明隋唐确实已经出现了皮影。但资料至少表明,当时的技术,已经距皮影很近了。而且据记载,皮影到了宋代之初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那么其形成期在隋唐也是可能的。

皮影的成熟期

宋代皮影的繁荣令人目眩,影戏至此有了明朗的记载。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赵构等皇室成员仓皇南下,建立南宋王朝。当时的都城临安(杭州)就成为皮影的一个中心地带。

北宋的“瓦肆”,演出的“百戏”不可胜数,其中专有影戏演出。当时还出现了很多著名影艺人,历史上留下名的就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

南宋官员仿汴京的瓦肆,在城内外修建了许多叫“瓦舍”的地方,招集伎乐,作为军中将士娱乐玩耍的地方,著名皮影艺人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南宋诗人范成大曾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

当时影戏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宣卷的单调模式,表演的成分大大增加了。除了历史故事,还有一些作品是纯属虚构的,影戏的戏路越来越宽了。影戏道具的材料,先是用纸来雕刻结缀,后来可能出于硬度的考虑,换成了皮革。出现了“绘革社”这样的影戏组织,和“镞影人”这样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宋周密《武林旧事·小径纪》)。并以影戏为中心,形成了相关的“产业开发”。

皮影的发展

宋以后,中国影戏分南北两派发展开来,辐射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以浙江皮影、苏南皮影、上海皮影为主的杭州影系,并渐渐向全国范

围内传播。

元代创建伊始,就不断向西扩张。皮影艺人随着蒙古军队西征,皮影也一路向西传播。据载当时皮影已作为军队内部的娱乐活动。山西省孝义县旧城东1955年发现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墓,在墓口两侧绘有纸窗人影的壁画,并写有“乐影传家,共守其职”的字样。金元影戏承袭宋代,时见遗迹。例如1980年在山西省孝义县榆树坪村发现的金正隆元年(1156年)墓里,有皮影头像壁画。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金大定七年(1167年)壁画则绘有一幅儿童弄影戏图,这是金代影戏传到北方边远地区的写照。

明代是皮影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内影戏完成了两个使命:一是皮影的流派相继成熟;二是皮影的对外传播加强。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皮影在河北一带发展迅速。永乐、万历年间,由于江南、湖广、四川等地屯军边疆的原因,皮影流入云南等地,和当地的艺术形式结合,在唱腔、脸谱和美术制作上形成独特的风格。

清代和民国期间是中国影戏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皮影戏到达了全国大部分的省份(新疆、西藏、贵州、广西、海南无确切资料)。清军入关后,由于满人非常喜爱看影戏,八旗王府中有专设的影戏道具,艺人常常被王公贝勒邀请到王府中表演,叫做“宫影戏”。这一时期出现另外两种班社:一是王府戏班,一是富豪家班,清代后期又产生了影戏茶馆。

民国时期皮影呈衰颓之状,从事皮影表演的人减少。

抗日战争中,福建漳州以皮影戏的形式宣传抗日救国,演遍漳州市,深受欢迎。1943年中共冀东特委组织苏旭、张茂兰等著名艺人,成立了新长城影社,创新剧目《玉田从军》、《光明之路》、《血泪仇》等,宣传了抗敌斗争。

1949年后,皮影戏由于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扶植,短期内迅速复兴。据1955年文化部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各地有皮影戏班社900多个,从艺人员5300多名。1966年“文革”爆发,皮影像其它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均被禁演。1976年,“文革”结束,皮影戏又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演出,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也是很短的,八十年代末期,因为演出市场的不景气,许多中青年影戏艺人退出舞台,改作他行以谋生计,这当是造成今日演员青黄不接、断代的原因。

皮影的传播

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自十三世纪更新出国门以来,一直受到欢迎。而今,东南亚、阿拉伯国家和欧美一些国家都有了民族特色的皮影,比如,印度皮影戏多以古老宗教的神话故事为主,影偶巨大且用色单薄。东南亚各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影偶较印度小,色彩华丽,雕工精致,造型夸张但也反映了民族服饰风格。土耳其、突尼西亚和北非回教国家都拿骆驼皮来雕刻,人物夸张且具讽刺批评意味。

1.向东南亚的传播

南宋宁宗嘉定时期,由于海上商业的原因,皮影戏由海路向东南亚诸国流传,到了爪哇(印度尼西亚)、暹罗(泰国)和马来西亚。马来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也都有过皮影戏,形式与爪哇、巴厘的影戏大同小异,可能是受爪哇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印度尼西亚的皮影戏,俗称爪哇影戏,又叫“瓦扬皮卫”。最初它大概是拜佛祭祖仪式的一部分,至今仍在演出前焚香祈祷。皮影戏的表演者被称为“铃吉特”,与僧侣一样受人尊敬。演出的影幕长10尺,高8尺,表演者坐在灯下,操纵影人,同时用脚叩打金属板伴奏,左手敲打箱子,来指挥乐队,并随着影人的动作诉说台词。泰国的皮影戏叫作“南”。大约在12世纪通过马来半岛传入泰南地区,与爪哇影戏相似,表演是通过幕后的火光,将影像投射在挂起的白色屏幕上,使人观看影子。“南”的影人较大,没有活动关节,实际用两根棍支撑着影人进行表演。

2.向西亚的传播

十三世纪初,皮影随著蒙古军队传到中亚细亚一带,十四世纪中叶传入波斯。

十四世纪初,波斯有位历史学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记载一段有趣的影戏交流史料:“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曾派遣演员去波斯讲演一种藏在幕后的戏曲(即为影戏)。”并出现与中国皮影同质的“契丹戏”,应该算是中原皮影在西域的一个变种。

十五世纪明代成化年间皮影传入了埃及,十七世纪初明万历年间又传入土耳其等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半岛受影响最大的是土耳其。土耳其人吸收了皮影的演出形式,发展为本国的影戏,同时还创造了本国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最有名的是“卡拉格兹”和“哈吉瓦特”。土耳其人很喜欢“卡拉格兹”这个人物,因此,在土耳其皮影戏还有“卡拉格兹”的别称。

3.向欧洲的传播

1767年法国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传教士,开始是喜欢皮影戏的镂刻艺术,作为中国民间的工艺美术品带回去的。但他观摩了皮影戏演出的独特形式后,对皮影戏更感兴趣,于是就把皮影戏的整个操作方法和制作过程带回法国,成为法国一种时髦的外来艺术,1767年曾在巴黎剧场作过表演,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法国的影戏。影戏到1776年又间接传入英国,被称为“中国影灯”。

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公元1749-1832年)曾在威蓝展览会上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皮影戏。他本人非常喜欢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1781年8月28日,在他32岁生日的时候,他用迈宁根公爵格奥尔格从巴黎带回来的中国皮影,演了一出名为《米涅华的诞生、生平和业绩》的中国风格的影戏来庆祝生日,并以此招待来自魏玛宫廷中的人们。1927年在德国举行的万国展览会上,中国留学生演出了皮影戏《喜相逢》,轰动一时。国外对中国皮影评价甚高,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把中国的皮影戏称为“电影的前驱”,而浑司楼在《人们的剧场》一书中宣称:“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推崇中国影戏为开山之祖。”在收藏中国皮影方面,德国的皮革博物馆专有中国皮影的陈列。德国的“三梅班”是仍在演出的皮影剧团。

4.在美国的传播

在美国,先后建立了“红门”、“悦龙皮影剧团”和“中国戏剧工作坊”。“红门”创始人是班顿女士。她由中国师父口传心授,再把经验带回美国创立“红门”,并由中国带回皮影道具。1975年,美国艺术家乔·享弗莱女士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皮影木偶展工作四年后,开始自己雕刻,揣摩操纵方法后创立了“悦龙皮影剧团”,还得到班顿女士所赠皮影道具。1999年,她把剧团交给华裔戏剧工作者冯光宇女士。冯光宇女士建“中国戏剧工作坊”。“悦龙皮影剧团”在全国巡回演出。

皮影的功能

1.巫术功能

皮影是傀儡戏,傀儡的功能为除煞、酬神与送神,这在影戏也同样具备。有人认为,白居易之《长恨歌》中出现的唐明皇与杨贵妃死后相聚的描述就是当时皮影戏出现的依据。元代的汪颢《林田叙录》云:“傀儡牵木作戏,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直到明清时期,这种功能依然存在。清代,皮影还因傀儡戏的性质几次大起大落。先是仁宗嘉庆年间,由于有民间暴动,流传皮影人可变成“天兵天将”来帮助人民的说法,使得官府查抄城里的皮影戏班,并捉拿艺人,使得皮影艺术差点灭亡。清朝末年,由于民生雕敝,暴乱频传,更有白莲教兴起,清廷就以皮影戏艺人会用纸人兴妖造反的说法,以“玄灯匪”的罪名,将他们逮捕。甚至在光绪皇帝临终时,还颁布告示,禁止演出皮影戏,称“国有大祸,民无天良,若再唱演,点火烧籍”。

2.教化功能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皮影为宗教宣传服务,二是明伦理、扶正义的社会责任感。皮影的出现,是为了宣扬教义。首先是宣传佛教思想。从“悬灯俗讲”到宋代的“悬灯宣教”都是为了让广大民众沐浴在佛的福祉之中。后世皮影戏有的地方称为“道情皮影”,道士云游天下,到全国各地传道时皆唱道情,后配以图案与剧情,用皮影的方式表达。皮影戏又视社会风气的净化为己任,讲历史之演义,辨忠奸、寓褒贬;宣儒家之忠孝节义,别善恶、明伦理;述民间传说和故事,演悲欢、劝善行,充满了教化的社会功能。即便是在当时文化不能深入的乡村,一般百姓观看了皮影之后,还是能够得到正统的教育。

3.娱乐功能

皮影戏的培植土壤在民间。它把一个重大的主题浅显化,把严肃的主题通俗化。《燕京岁时记》说:影戏的表演非常形象生动,情节曲折感人,唱到悲伤的时候,一些老妇人听了,往往都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说明皮影戏的感染力是很强的。皮影演出总是和乡村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昼演木偶,夜唱皮影,热闹非凡,活跃了民间的生活,丰富了百姓的生活情趣,也成为人们交流的因由与媒介。

4.审美功能

皮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括平面造型艺术的因素、表演伴奏及剧本等戏剧表现艺术的因素和戏曲音乐方面的因素,因此它立体地反映了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皮影是一种透光的平面艺术。在造型上主要吸收了剪纸的造型方式,同时融入了戏曲脸谱、壁画、雕塑、画像石的形态特点,刀法上刻、镂、鞣、镞等技术皆有,常常只用几根线条,就把剧中生、旦、净、丑的人物性格刻画得形神兼备。人物服饰上同样也有识别的符号。角色的年龄、剧情的需要,都必须要在不同的头茬和身段中选择合适的组配。皮影充分利用了光影的原理,利用白屏平面表达的效果,将时空虚,穿渡海,上天入地,都可通过刻制特殊的景片以达到这些效果。

皮影的地方特色

中国传统皮影戏历史绵延两千年以上,流传极广,遍布华北、西北、华南、东北、华东各省。因地区的差异,又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皮影戏主要分为七大系统(汪玉祥说法):秦晋影系、滦州影系、山东影系、杭州影系、川鄂滇影系、湘赣影系和潮州影系,每系统都以一两地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

一.陕西皮影

陕西省被认为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认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西安是汉唐的政治中心,皮影的传说发生地在西安。陕西皮影是秦晋皮影的代表。

【造型】

陕西皮影大都是根据汉唐的人物碑刻和陶俑的风格来刻制的,形象设计洗炼,面部线条虽然不多,但人物性格卓然可现。陕西皮影有东路、西路两种。其中东路皮影形体较大,多刻通天鼻形,构图严谨概括,图案简洁大方。陕西皮影女性额高且鼓,鼻直眼长,脸方圆,眉梢、眼角、嘴唇有精细的刻画,小嘴,眉细入鬓,显得端庄纯真,很有唐代“宫娃”遗风。西路皮影风格精巧细腻,形象多豹头深眼。陕西皮影在雕刻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有成熟的程式化表现。如眼睛的刻法,就有凤眼、刺眼、圆眼的区别;又如胡子,可分为胖胡子(正面人物)、皮胡子、肉胡子、三胡子等。陕西皮影的设色以红、绿、黄三色为主,以墨色加以柔化。

【唱腔】

陕西皮影唱腔多样,如“老腔皮影”,流行在陕西潼关、华阴一带,据说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开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声调豪放、激越,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惟挑竿的为唱者之主,其他人员帮腔。乐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紧张时,一人用力拍板节奏,形成特色,故称“拍板皮影”。“弘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及大荔等地区。

二.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是滦州影系的代表。唐山皮影就以滦州和乐亭皮影最为有名。民间有称“滦州影”,也有称“乐亭影”的。当地皮影起源于明代(公元16世纪)。传说乐亭县秀才黄素志落第,将演于河北西部的皮影戏带回故乡,编演一些“宣扬教化”的剧目,这就是乐亭皮影。

【造型】

皮影选用了具有透明度高,且质地强、韧、柔、结实耐用等特点的驴皮来制作影偶,因此又称“驴皮影”。滦州影在造型上吸收其西城派的长处,融合了窗花、剪纸和民间年画的艺术特点,极富民间风味,在中国的皮影艺术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同时也在我国的装饰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女性造型从额头到鼻尖一条斜线,形成通天鼻,眉和眼角上翘,上下唇略突出。下巴和腮部略尖,整个脸清秀、清贵,带有明清仕女的模样。

【唱腔】

唐山皮影唱腔以乐亭方言为基础。在没有正式形成声腔艺术之前,只有说白哼唱,到了明清,皮影已有戏曲唱腔形式,清咸丰年间,当地艺人发明了掐嗓唱法,用手控制声带,使声音有高有低。唱腔分为平调、花调、凄凉调、悲调与还阳调等。平调是一种朴实无华的唱腔,花调多为旦行所用,悲调适于各种角色表达悲痛之情,而凄凉调为旦角专用。

三.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分晋南和晋中两路。晋南又称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陕西省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晋中,又称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

【造型】

山西皮影有纸窗与纱窗影人之分,纸窗影人造型粗犷、用色单纯洗炼,用红、黑、绿、橘黄等几种纯色渲染,与牛皮本身的透明土黄镶接,纱窗影人显得玲珑剔透、精细严谨一些。人物通常大额头、蒜头鼻、头饰后倾。采用阴雕、阳雕的技法,繁而不乱,简而不疏,刀法犀利,色彩简练,没有受到戏剧化、脸谱化的影响,更彰显出古老艺术的率真气质,很具有汉画像石的韵味,形成了纸窗影人独特的形式美感。纱窗纸人通常人物额大、鼻尖、嘴小而紧靠鼻下,头饰上竖,生的眉上斜,旦的眉下弯。

【唱腔】

山西皮影采用“皮腔”的唱腔,皮腔主要以唢呐、管子、笙伴奏,有“孝义吹腔”的别称。孝义吹腔结合民歌、僧道法场乐调,兼收戏曲音乐,形成独特的“走马灯影夹笙吹”,并且吸收了“碗碗腔”音乐的成分,形成独特的孝义皮碗腔。

四.浙江皮影

南宋时皮影由汴京(开封)传入,后扎根于临安、海宁、嘉兴、桐乡一带,与当地民间艺术、习俗融合发展而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主要指杭州、海宁一带皮影。现海宁一带有皮影戏班活动。

【造型】

海宁皮影将羊皮刮制到水晶般的透明度,然后再涂上各种颜色,耐用美观。人物造型手法,运用单线平涂、重彩绘、石雕镂。将影人从传统的尺余之长,扩放至二尺有余,背面的操纵纤棒,从原来的2根增加到5根之多,使之提高了影人活动的空间,并在口、眼、耳等关节部位又巧设机关,使演出效果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功能。海宁皮影最有特色的是开戏剧脸谱造型之先河,用类型化原则来塑造人物的忠奸美丑。南宋《梦粱录》曰:“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

【唱腔】

海宁声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戏刚传人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独有的曲调。文戏与武戏有不同唱腔,武戏和开台戏用乱弹,高亢激越,用板胡、二胡伴奏为主,其主腔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龙、叫王龙等;文戏用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于抒情叙述的正本戏,用笛子、二胡伴奏,其声腔有长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楼、十八板、当头君官等。

五.四川皮影

四川皮影有“陕灯影”、“京灯影”、“土灯影”等多种称呼,显示出外来影戏与当地灯影的融合杂糅。四川皮影可分为三大类:成都灯影、川北皮影与纸灯影。

【造型】

成都皮影一般体形较大,个别大影人高达1米,当地人称为“牛皮娃娃”。刀工与陕西刀法相同,只是色彩不如陕西的漂亮。在影偶的造型设计上借鉴川剧的表现艺术,同时汲取了蜀锦刺绣、蓝印花布、四川年画等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手法。成都影偶的分段与关节比北方影偶多。多在头帽处分段,有的多达十三节,特别是在手掌与手指之间增加活动关节,使手部更灵活,更便于表演细腻的情态和高难度的武打动作。

川北灯影又分为“土灯影”和“陕灯影”。土灯影影偶长约一尺五六,脸谱以阴纹为主。造型较粗笨,雕工较粗糙,人物头上是光头,和木偶、大戏一样,演出时临时加戴帽子、插翎子旗。纸灯影专供小孩逢年过节玩耍,用纸雕刻,彩绘敷油(桐油),刀法粗犷,设色简练,节日气氛浓厚,高约16.5--20厘米,比川北灯影小。

【唱腔】

唱腔大量吸收川剧的音乐元素,高亢而又显得细腻动人。

六.甘肃皮影

甘肃皮影发展较早,当地传说,北宋范仲淹镇守庆阳,当地艺人以皮影犒劳将士。清末大将军董福祥将甘肃环县影戏带往北京为慈禧祝寿。

【造型】

陇东皮影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设计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中,净脸是整个脸以一个颜色主染的,并以红、绿、黑、黄及粉红等相配。花脸即碎脸,根据脸部结构镂刻变形,或以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图案加以镂刻定型,以一种颜色为主,其它颜色辅之。人物外轮廓简练概括挺拔,内部镂刻十分繁复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刻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

【唱腔】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又称“渔鼓道情”,用渔鼓和简板伴奏,以陇东方言为基础,基本上是一字一唱,听起来似说似唱。

皮影的制作

皮影的制作工序十分繁琐,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在各自的发展中各地有自己的特点和技巧。基本上,北方皮影重雕,南方皮影重绘。造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制作工序起码要经过七个阶段: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缀结。

【制皮】

制皮是制皮影的开始。选皮最好要在春天进行。先将带血的毛皮在清水中浸几天,再将毛皮绑在一木框上,用绳从四周拉平,用特制的刀刮去上面的毛和其他杂物。为了让皮看上去光滑透明,往往需要刮上好几遍。皮准备好后要根据影人头部、颈部、腰部、臂部、脚部软硬厚薄的不同需要来选好背部、腰部或两者结合部的皮料,以备雕刻。

【画稿】

最初的设计稿是画在纸上的,制作皮影时所用的画稿称为“样谱”,也是历代艺人们相传的手绘设计图稿。和皮影的唱本一样,纸质样谱不易保存,故现今能流传下来的明清样谱寥寥无几。

【过稿】

图稿誊到皮上叫过稿,也叫落样。把要雕刻的各种图谱纹样,包括脸谱、服饰、道具等图案,放在加工好的透明皮子下面,然后用小钢针把图样照描在皮子上。将刮好的牛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

【雕刻】

艺人的雕刻工具一般有刻刀、蜡板、画针、剪刀等。刻刀的规格和大小只要用得合手就行。蜡板是垫在皮下的。把图覆在皮上,用针刺出白痕。再剪出成形,用刻刀进行细加工。

雕刻有阳刻与阴刻。阳刻就是一般所说的“空底”,画稿只留下线条,衬着影窗,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用来雕刻脸部;阴刻就是一般的“实底”,留下大片面积,在处理服装和图案时可以采用。雕刻还有很多的刀法。雕刻的刀锋起落点叫刀口。刀口有断口、尖头、齐口、圆口之分。齐口多用于方正规范的物象,如桌箱、柜橱、建筑等;尖口多用于炊烟、流云、水波、风带等;弧线纹刀口多用于花卉图案,也可以用在人物五官、头发上;锯齿形刀口与直线刀口结合用在衣领、帽口等地方。

【敷彩】

刻好之后要上色。根据兽皮的特点,收集相应的化学颜料,成分与剂量做到心中有底。炮制的方法是首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容器内,再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容器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之与胶色一起溶成粥状,趁热敷到影人上。染色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套染、晕染、勾绘。套染是让在色调色度上产生变化,染时由浅及深,自然让度。晕染是增强立体感,使其自然丰满。勾绘是为了突出轮廓。上了色的皮经过再次处理,让色彩深入皮内,再刷上桐油,才算完成。

【发汗】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另一种很老的土办法就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脱水发汗。

【缀结】

为使皮影能自由活动,皮件全身须分头、胸、腰、手、腿及臀等部分,分别制作,再系以铁丝或麻丝。此外,尚须加上操纵杆,数目视角色而定,如女性角色为表示其婀娜多姿之形态,需使用多支操纵杆。

皮影的表演

搭台-----演出程序-------演员安排------操作特技-----演唱形式-----剧目

“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呈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古人的这首诗已经把皮影的表演特点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皮影演出必有的设备有屏、有灯、有皮影道具、有声效家伙。

1.搭台

影像投射的屏幕,行话称“亮子”,其实就是一块白色影布,大多用白布制作,南方也有用桃花纸制成,大约一米高,两米多长,两边用木框支起来,顶端用绳子和顶棚支起。现在多用绢制成。幕后放置条桌,置放道具之用。桌边准备一些常用的辅助道具。传统中,影灯的灯用的是清油灯。比一般家用的略大,五根灯芯点燃。光从上射下,为了让光线更匀,在灯外缠了白绢。现在多用日光灯。边上是锣鼓家伙,就像一个微型的乐队。

2.演出程序

天黑后,影戏演出开始。一般是先“打通”,告知观众演出要开始了,打通的同时要“摆台”,根据剧情需要挑选、装置影人,并在亮子上摆出一些影偶,或是敬神的香炉,或是喜庆的布景,或是具有驱邪功能的神灵影人;一切准备就绪,班主或主要演员焚香请神;接下来演出“扮仙戏”(或叫“贺戏”)、正戏;正戏演完后送神;送神结束,有的还应观众之请,演一段“送戏”(或叫“加戏”、“杂戏”)。

3.演员安排

总得来说,皮影戏班的演员主要不出三类人:一类是主唱的,主要负责唱念、口技,另外负责打击乐的操作;二是负责掌管皮影全部人马活动及景物道具布置,有时兼管帮腔,行称“掌签子”;三是掌管操作乐器的,如二弦、铙钹、唢呐、大号,有时帮腔。这样整个皮影戏才能开演。像清代的潮州皮影,往往就是一个弄影者兼任编、导、演及配乐等工作。山东枣庄、莱芜、湖南郴州、衡阳、湖北云梦等地,演出都是两人进行。其中一人操纵影人,也要唱戏中的所有角色的唱词,另一人掌管台上的乐器伴奏,有时还需为前台帮帮腔。湖北天门市、湖南平江县、望城县、辽宁岫岩等地都是三人或四人班。分工更细一些。陕西皮影戏叫“五人忙”,各有称呼。包括“前声”,主唱生旦净丑各行角色;“签手儿”,也叫“灯底下”或“挑签儿”,在亮子后面耍皮影,重要性仅次于前声;“上档”负责月琴、号和唢呐等;“下档”拉板胡兼其它乐器,表演时配合签手儿;“后曹”也叫“打后台”,掌管打击乐和敲“碗碗儿”。浙江海宁皮影也叫“五人忙”,亦是五人班。更大型的皮影剧团人可以更多一些,川北皮影艺人有句话:“七紧八忙九合手。”

4.操作特技

不同的人物,体态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显著的区别。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皮影艺人总结出一套艺诀。手的拿捏、手势的轻重与动作的虚实中都有讲究。

远虚近实

即靠近屏幕形象清晰,远离屏幕形象模糊,艺人们靠这种视觉常识来营造戏剧的氛围。如表现恶龙盘旋时,将龙的位置离屏幕远一些,这样看起来,龙的形象模糊而膨大,仿佛遮盖整个屏幕,而近前的人物则显得渺小无助。

烟雾弥漫

往亮子上喷烟,造成阴云密布或狼烟四起的气氛;而用一细管在皮影嵌在皮影人的烟锅处对着烟管吹烟,宛若抽烟一样。

喷火

口含烧酒松香,猛喷向亮子需出现火焰处,即刻点火,便有逼真的烈火熊熊的效果。

张口合眼

把脸部分为两片,其中一片为下颌嘴唇并连接着上眼帘,两片重合缀结,活动时,可产生张口说话、睁眼闭眼的效果。

水波振荡

艺人提影轻扣屏幕,则马上有波光荡漾之感。1955年木偶皮影汇演,浙江的皮影《闹龙宫》,用蓝色灯光表现水底,同时用小马达缠

上蓝色透明条靠近屏幕,马达转动时观众看到的画面就是一个奇妙的水底世界。

斩首变脸

因为头茬与身体中间可以分开。表现时急速把头茬拉下,同时将固体色浆砸到幕上,鲜血喷涌而出。同样,头茬快速撤换可以造成

“变脸”。

5.演唱形式

在说唱表现上,宋代是用六言或七言的诗赞词;明代滦州影戏是用木鱼念经式的宣卷,后加上弋阳腔(高腔),到清初雍正年间改用笛子伴奏,腔调上结合了昆腔的成分;清中叶之后,所用的乐器已有锣、鼓、钹、横笛、手板、唢吶、月琴、四股弦子、南弦子、响盏,而以南弦子为主要乐器。各地影戏唱腔亦不相同,山东影戏唱大鼓与坠子;陜西分成道情、汉调、秦腔与其它曲艺等流派;山西、河南采用梆子;江西影戏则使用汉调或花鼓;湖北以汉调为主;浙江影戏用高腔、乱弹、徽调为主;台湾影戏使用潮调。过去演员多为男性,用本嗓或掐嗓塑造各类人物,中间夹以念白打诨,调动现场气氛。

6.剧目

皮影戏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增加新的内容,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常见的传统剧目,以文戏唱曲较多,如《高良德》、《孟日红》、《师马都》、《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武戏唱曲较少,场面则较为热闹,有《西游记》、《狄青平南》、《孙膑下山》、《薛仁贵征西》、《薛仁贵征东》、《济公传》与《郑三保下西洋》等剧。抗战时期,皮影戏加入了抗日的内容;革命战争年代,皮影创作了《送郎参军》、《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等剧目;解放后,又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皮影戏的形式上分单本戏、连本戏和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