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泥塑简介、西藏泥塑图片欣赏

西藏泥塑简介、西藏泥塑图片欣赏

西藏泥塑

西藏泥塑历史

西藏传统泥塑工艺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民族艺术品质,它植根于民间,又与民族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的泥塑工艺历史久远,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就产生了泥塑工艺。

西藏传统泥塑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第一代赞普时期,当时的人用泥土塑造人像和动物,这在一些史料中也有记载。松赞干布修建大昭寺时,塑造了许多佛像、护法神等。后来,泥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藏族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藏,泥塑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而2000多年来留在西藏各地的无数泥塑作品,通过一代代泥塑工艺大师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工艺风格,也代表了西藏近、现代传统工艺的最高水准。如今珍藏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的不少珍贵历史文物就是泥塑珍品,它们虽经千年风吹日晒,仍能得以保存下来。

西藏泥塑简介、西藏泥塑图片欣赏 第2张

西藏泥塑传承

历史上藏传泥塑工艺主要分布在拉萨、日喀则、昌都、山南等地,和平解放前的旧西藏时期更是形成了以拉萨为集中制作点,向各地输出泥塑作品的局面。泥塑的制作工艺也主要保存在拉萨等地,拉萨个别泥塑师掌握的加工技术比较完整,传承得也比较地道, 在拉萨市古艺建筑总公司(俗称“古建队”)工作的边巴是泥塑的代表传承人。

旧西藏的泥塑工艺由洛桑丹增大师传承后,1988年传授给了古建队泥塑组的边巴。而在古建队,当我把泥塑工艺正在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告诉边巴时,他并不是很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等到藏、汉语都很流利的琼达为他解释之后,他发出“啊勒”的感叹,看来边巴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认识并不是很深,在他和现在唯一的徒弟次旦看来,泥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谋生的手段。问及为何只有次旦一人在学泥塑时,边巴断断续续地说:“徒弟?以前有,有很多……现在都去做生意了……收太多徒弟不好嘛……也没有多少人学……”次旦说,将边巴老师的泥塑工艺完全学到手,至少需要4年时间,目前,他已经学了两年,等全部学会后,他就要回到家乡日喀则做泥塑,“现在日喀则做泥塑的人已经很少了”。对此,古建队办公室人员仁青给我的资料上说明了传承人的现状:“城关区古艺建筑研究所在2007年对泥塑工艺开展了调研抢救工作,从旧西藏时期制作泥塑的手工艺人处收集资料。目前急需继续寻找掌握有泥塑工艺技术的其他老艺人进行研究,再经过整理抢救后尽快培养新的传承人,以免出现失传的危险。”西藏泥塑材料、工具除了原材料塑泥之外,泥塑的工具在藏话中叫“代万”,可称作“抹子”。它是一种铅笔状的木棍,两端各有一个平行的铲面,有的铲面刻有相互交叉的印槽,专门用于制作塑像的泥壳,还有的铲面用于抹光塑像的泥壳。从泥塑技术上来讲,有浮雕、阴阳刻凿、雕镂、空心塑造等。 二.泥塑制品及工艺 1.泥塑佛像,特别是泥塑大型佛像,首先,按一定比例做一个尺寸合适的木架(木模),周围缠绕上能粘附塑泥的禾秆;其次,用兰草绳和绵线把禾杆捆扎起来,做成毛坯;再次,在毛坯上涂抹覆盖上塑泥;最后,用扶子等工具,塑造出所要塑造的佛像的骨形、躯体、和衣饰,至此,佛像就算塑成。 2."擦擦"是藏语的译音,意思是"用模子挤压印制的泥塑"。这种泥塑大体分成两类:一类是佛陀、菩萨、神灵、上师及其象征供品等的浮雕,是用硬模挤压而成或用单面凹凸板模压成;另一类是小型的佛像和带有佛塔的"佛塔小山",是用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软模的一种模子做成。

与金属雕塑相比,泥塑取材料较为容易,因此在各大寺院的雕塑中泥塑更为普遍和流行。因其不易保存,早期的作品所存较少。按类别,藏传佛教的泥塑作品可以划分为泥塑和擦擦两种类型。泥塑为大型雕塑,通常有素面和彩塑之分。在现存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都经过上彩和敷金,因此彩塑在泥塑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泥塑的骨架通常用木材、皮革、草等材料制成,中心的支架通常为木材,其风格与同一时期金属造像的风格基本一致。擦擦与普通泥塑相比,则形制较小,其技法也与普通泥塑不同,为模子模印而成。

阿里地区托林寺保存的泥塑是西藏现存较早的泥塑作品之一。从现存和近年发掘作品来看,风格与古代阿里地区,即今拉达克地区阿齐寺等寺中的泥塑风格一致。作品题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诸佛、菩萨、弟子、高僧、大成就者和护法神等造像。其中主尊的形制十分巨大,高达数米,胁侍通常也与真人等高,具有浓郁的克什米尔佛教艺术风格;佛像比例协调,四肢匀称,高鼻宽肩,刚毅肃穆;菩萨身材苗条,丰乳细腰,仍保持优美的S形身躯,造型婀娜多姿,与佛像相比,具有柔美的风格特点;弟子、高僧和大成就者具有浓郁的写实笔触;而护法神造型趋于夸张,充满了浪漫情调。这些作品绝大多数为彩塑、绘塑结合,将雕塑和绘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头部、身躯、四肢和五官等主体均为雕塑而成,服饰和局部造型则多用绘画技法。如阿齐寺现存代表此类艺术风格的部分作品就在腿部等位置描绘传记故事,人物造型生动,细致入微,体现出高超的绘画技巧。绘画和雕塑结合的这一形式是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后弘期初期泥塑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

三.西藏佛教泥塑

日喀则地区康玛县的艾旺寺泥塑是前、后藏地区现存最早的泥塑艺术品之一。艾旺寺泥塑造型极其优美,技艺十分精湛,也是古代西藏雕塑艺术中极其珍贵的作品。艾旺寺建于12世纪,位于连接亚东和江孜之间的主要商道上。寺院由无量寿佛佛殿、不空见如来佛殿和伏魔殿等三座佛殿组成。寺门南向,其外为环绕一周的转经回廊。主殿位于整座建筑北面,殿中雕塑主尊为不空见如来佛,左右为弥勒菩萨等胁侍雕塑组像,每侧各有三尊胁侍造像。佛和胁侍菩萨均身着袈裟,袈裟厚重,衣褶繁密。殿中原来还塑有六尊佛陀的雕塑,但现在只有一些雕塑的头部残存。主殿左侧为无量寿佛殿,胁侍为6尊身着厚重团花长袍的菩萨雕塑和殿门两侧的护法神。主殿右侧为伏魔殿,主尊魔罗进攻释迦牟尼佛的泥塑已毁,现为空龛。艾旺寺现存雕塑都比真人大,表面敷有一层厚厚的金粉,由于屋顶坍塌,雕塑常年暴露在外,因此金粉已失。从风格上看,艾旺寺泥塑为印度波罗艺术和内地佛教艺术的完美融合。佛像眼睑细长、厚重,前额宽大、突出,胸膛宽阔,鼻子细小,鼻孔轮廓分明,双唇弯曲,顶髻高耸、厚大,手掌宽厚,手指微屈,具有印度波罗艺术的主要风格特征。与此同时,整个人物的造型,尤其是弟子的造像,具有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浓郁的相貌特征,注重体积感和厚重感的表现。佛冠不再是难看的三角形,形制变大,并且更接近树叶造型。直挺的眉毛也不再是印度波罗艺术原型中的拱形造型。方形的下颏,高度艺术化的头发和造型细小、镂空、顶部呈尖状的背光造型显而易见也呈现出浓郁的中亚风格。

西藏泥塑简介、西藏泥塑图片欣赏 第3张

艾旺寺泥塑菩萨头像

宽大、厚重的袈裟,是艾旺寺佛像雕塑中最突出的特点。袈裟富于垂感,衣褶细小繁密,线条流畅,在部分作品中一直悬垂到了脚背,并且在袈裟上通常都饰有造型精美的团花,与内地雕塑中的袈裟造型极其相似。这种袈裟的造型、衣褶的处理和其中波斯风格的团花纹样在此时期的寺院雕塑中都十分流行,成为一种时尚。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仅是艾旺寺泥塑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整个藏传佛教雕塑以及整个藏传佛教艺术的一大特点之一。通过对各种不同风格的吸收、消化,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著名的江孜白居寺泥塑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代表。

西藏泥塑简介、西藏泥塑图片欣赏 第4张

擦擦

“擦擦”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为真相或复制,是指一种小型的脱模泥塑。擦擦的图案以天降塔、门塔、菩提塔和神灵佛像为多,并均有《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经咒。信徒制作擦擦的目的是积善功德。制成的擦擦多作为佛塔的装藏而置于塔内,或供奉于寺院屋顶、山顶玛尼堆之上及修习岩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