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记忆—70、80经典怀旧游戏21、撞拐 斗鸡

抹不去的记忆—70、80经典怀旧游戏21、撞拐 斗鸡
选一块平整的场地,在地面上用粉笔画出几个一米左右的圆圈作为“阵地”,一对一两人玩法是在地上的两个圈内各站一人,每人抓住自己一只脚腕,将腿盘起来,用另一条腿跳着走。一人先出圈“攻击”,一人守“阵地”,出击者蹦到对方圈边,两人互用膝盖撞击对方,但不能用手去推拉,被撞出圈或另一条腿着地的,就算输。这个游戏在南方也被称为“斗鸡”。

撞拐者,需先用手把一条腿提起,抓住脚踝部位,形成三角形的进攻架势,膝盖成为挺在前面克敌制胜的“利器”。

摆开阵势后,撞拐双方就如同骑着战马一样,一蹦一蹦地迎上去“顶撞”起来。虽然力气大的人撞拐时占优势,但力气终究不是关键因素,最重要的还要拼灵活性和耐力。动作灵活者可以闪转腾挪,一次次化解对方的进攻,并且借力打力,从侧面甚至后方发起进攻,使对手难以招架、败下阵来。

当然,个头高的人在撞拐时优势明显。他们可以利用长腿有效压制住对方发力,同时把自己的部分体重“转移”到对方用来进攻的那条腿上,使对手站立不稳,从而在交锋时掌握主动权。小伙伴们发现了这一规律,所以一般会选择身高相近的对手,从而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有时,撞拐双方一直难分高下,虽已力不从心,却谁都不愿意先放下腿来认输,只得暂时退回“阵地”喘着粗气硬扛。这时,围观的玩伴便会出来和解:“行了,你们打平了,退场吧,换下一组选手!”于是,新一轮角逐伴随着喝彩声上演。

这个游戏在实战中也有许多攻防技巧,力量型男孩大多采取挑压等方式进行强攻,而瘦弱型男孩也并非没有胜机,或不攻先躲,待对方体力下降再猛而攻之,或绕其背后偷袭得手。

撞拐子是一种特属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少年男孩子的肢体对撞抗衡性游戏。这一时期的男孩子身量和身体重心不是很高,运动的灵活性和平衡性处于最佳阶段,游戏技巧和力道都很强,同时也最为活泼好斗,即或猛然摔倒,一般也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因此便自然产生了撞拐子游戏。这是男孩子在特定时期自发的游戏。这种游戏遍及世界各地。撞拐子时,单腿独立,单侧提腿屈膝外展,一手搬住大腿,另一手抓住提起的脚脖子或裤脚,使与直立的大腿构成如同阿拉伯数字“4”的架势,然后单腿蹦跳着用“4”字拐子冲撞、镇压、掀拱对方,前进或倒退,向左或向右,进攻或躲闪,膝盖顶着膝盖,眼睛瞪着眼睛,各自卯足了力气,想方设法使得对方失去重心,从而把对方撞倒或撞趴下,直撞得趔趔趄趄、踉踉跄跄,跌得四仰八叉、人仰马翻。善于保持动态平衡同时又讲究力道,是撞拐子取胜的诀窍。

跟其他经典的传统游戏一样,撞拐中透着儿时伙伴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承载着我们对那段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游戏不再适合我们玩了,但那种欢乐的游戏情怀还应存有。多一点儿纯真,少一点儿算计,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更透彻,生活才会更有诗意。毕竟,如果失去了这块斑斓的色彩,将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撞拐游戏目的:1、激发幼儿(幼儿食品)对民间游戏的兴趣。2、训练幼儿平衡能力。撞拐游戏准备:1、平坦的场地。2、让幼儿在场地做单脚跳的练习。撞拐游戏玩法:地上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两幼儿在中间比赛。两人面对面单脚站立,另一脚抬起,脚跟放在"独立腿"的大腿附近,两臂前平举做互相推掌或躲闪动作,迫使对方失去平衡,提屈的腿落地了或推时出了圈为失败。游戏规则:比赛时抬起腿不能落地,也不可任意换腿站立。